中新社鄭州6月22日電 (記者 李貴剛)連日來,以“臺青黃河游記”為主題的兩岸交流活動在河南省多地開展,近30名臺灣青年和兩岸媒體人行走中原,領略黃河古道的風土人情。
黃河是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流域是華夏民族形成的地域。是次活動以實地探訪黃河沿岸的黃河文化、生態(tài)治理、鄉(xiāng)村振興等為主線。
在為期一周的“中原行”期間,臺灣青年走進九曲“黃河最后一道彎”、黃河文化公園等地,感受黃河文化;體驗黃河澄泥硯制作技藝、觀賞濮陽水秀雜技表演等;走訪蘭考縣東壩頭鎮(zhèn)張莊村、濮陽縣慶祖鎮(zhèn)西辛莊村等地,見證鄉(xiāng)村巨變。
在鄉(xiāng)村走訪中,臺灣青年謝建鋐感言:“我覺得鄉(xiāng)村振興不單單是讓村民向更美好的生活去發(fā)展,還可以讓更多的年輕人留在鄉(xiāng)村,建設家鄉(xiāng)!
臺灣青年一踏入蘭考徐場村,就被絲絲縷縷的琴聲所吸引,循著絲竹聲,他們走進一座古樸的農家小院,看到院主徐亞沖、衛(wèi)晨欣夫妻二人正在合奏,擅長拉二胡的臺灣女青年李顏如主動請求與精于彈古箏的女主人合奏一曲《茉莉花》,引來陣陣喝彩。
在開封清明上河園、開封府等景區(qū),臺灣青年換上宋服,穿越到宋代,感受大宋文化,從小酷愛宋代文化的臺灣青年朱天奇給大家唱起了影視劇《包青天》的主題曲;在鄭州黃河澄泥硯制作室,臺灣青年們紛紛拜師非遺傳人王玲,當起了學徒;臺灣青年們還走進三門峽仰韶文化博物館,與歷史對話。
“我真沒有想到會第二次來這里。”在有著中國北方“地下四合院”之稱的三門峽地坑院,臺灣青年劉樂妍顯得格外興奮,6年前,她曾到訪于此,并在這里過了一個美好的生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