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首頁 安徽 北京 重慶 福建 甘肅 貴州 廣東 廣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龍江 江蘇 江西 吉林 遼寧 內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香港 新疆 兵團 云南 浙江

中國新聞網河南新聞

搜 索
投稿郵箱:zxwhnxw@163.com
新聞熱線:0371-65700861

讓非遺出圈 河南破解"有說頭沒看頭"文旅困局

  • 2023年11月29日 09:40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責任編輯:李新賀

  破解“有說頭、沒看頭”困局 非遺成河南文旅消費“新秀”

  中新網鄭州11月29日電 (記者 韓章云)初冬時節(jié),位于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qū)的地坑院里,游客們沉浸式暢游地下古民居,體驗傳統(tǒng)陜州民俗風情。地坑院營造技藝是國家級非遺,近年來,隨著文旅消費市場的升溫,這一非遺技藝也被更多的人關注到。

圖為游客暢游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地坑院。(資料圖) 韓章云 攝
圖為游客暢游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地坑院。(資料圖) 韓章云 攝

  曾經,有說頭、沒看頭、難見實物、難以體驗等問題,一直束縛著非遺文化的發(fā)展,如今,這樣的局面正在改變。11月28日,在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舉行的“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奮力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建設河南實踐”系列新聞發(fā)布會上,河南文旅部門負責人通報,當前,該省通過法律法規(guī)保護、資金支持、創(chuàng)新轉化等方式,讓非遺“出圈”,飛入尋常百姓家。

  據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呂承俊介紹,河南已認定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萬余項,其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25個,省級1030個;認定各級代表性傳承人1萬余人,其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26名,省級1147名。4個項目入選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項目。河南省財政近三年投入非遺保護專項資金約1.2億元。

 圖為外國留學生在河南焦作學習太極拳。(資料圖)韓章云 攝
圖為外國留學生在河南焦作學習太極拳。(資料圖)韓章云 攝

  當前,河南正通過多種方式助力非遺被“活化”為可看可感、可親可愛的產品及體驗場景。

  呂承俊介紹,河南先后組織100多個非遺項目和300多名傳承人參加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jié)、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等全國性展覽展會,展示河南非遺魅力;同時,創(chuàng)新舉辦2022河南“尋找非遺新青年”活動,挖掘培育青年傳承人群,帶動非遺融入現(xiàn)代生活;支持景區(qū)、場館打造“非遺里的河南”常設展,推動非遺與旅游融合。

  此外,河南還創(chuàng)新實施“非遺點亮計劃”,引入國內優(yōu)質團隊,先后在河南省15個鄉(xiāng)村(古鎮(zhèn)、景區(qū))挖掘非遺內涵,活化利用非遺資源,開展鄉(xiāng)村營造活動,共落地140個非遺空間、149項非遺文創(chuàng),探索出推動非遺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的“河南經驗”,成為非遺助力鄉(xiāng)村振興試點省份。而“非遺購物節(jié)”則打通從生產到銷售的“最后一公里”,2023年活動覆蓋超2000家非遺店鋪,銷售額破1億元。

  如今,行走河南,無論是景區(qū)還是文化場館,或是夜市、街區(qū),民眾“擁抱”非遺的機會大大增加。洛陽,隨著漢服風起,洛繡被匠人們用于漢服制作;在開封,觀眾可以在開封市博物館體驗朱仙鎮(zhèn)年畫制作;在信陽,游客有機會親手炒作毛尖茶;在焦作,太極拳文化吸引不少外國人到陳家溝拜師學藝……一大批好看、好玩、好吃的非遺已積累大批“粉絲”,消費者也樂于為之買單。

  呂承俊表示,非遺源于生活,“出圈”亦是回歸,河南將持續(xù)做好非遺的挖掘、保護、展示和傳播,推動非遺“飛入尋常百姓家”,融入當代生活,煥發(fā)新的活力。(完)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