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首頁 安徽 北京 重慶 福建 甘肅 貴州 廣東 廣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龍江 江蘇 江西 吉林 遼寧 內(nèi)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香港 新疆 兵團 云南 浙江

中國新聞網(wǎng)河南新聞

搜 索
投稿郵箱:zxwhnxw@163.com
新聞熱線:0371-65700861

首頁 > 文化旅游 > 正文 >

為小孩子寫大文學 “陳伯吹獎”再出發(fā)

  • 2022年03月29日 16:51
  •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 責任編輯:李新賀

 非遺主題繪本《泥叫叫》去年獲“陳獎”年度圖書(繪本)獎。(《中國新聞》報 發(fā)/海豚出版社 供圖)
非遺主題繪本《泥叫叫》去年獲“陳獎”年度圖書(繪本)獎。(《中國新聞》報 發(fā)/海豚出版社 供圖)

  中新網(wǎng)3月29日電 據(jù)《中國新聞》報報道,中國現(xiàn)代兒童文學泰斗陳伯吹設立的“兒童文學園丁獎”歷經(jīng)40余年發(fā)展,如今已成為面向全球的“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近日,第34屆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征集正式啟動,征集評選負責人徐美玲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了新一屆“陳獎”的變與不變——不變的,是“陳獎”初心不改,始終秉持陳伯吹所倡導的“為小孩子寫大文學”理念;變的,是對于“大文學”的發(fā)掘和支持方式,如評選作品的范圍擴展到更多華語寫作地區(qū),表彰對象也由過去聚焦于創(chuàng)作、出版,延伸至研究、傳播和推廣領域。徐美玲認為,創(chuàng)作、推廣、研究組成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有助于促進兒童文學的繁榮和發(fā)展。

  41年來首設“新人獎” 歡迎各行各業(yè)的人來講故事

  1981年,陳伯吹將多年的積蓄5.5萬元人民幣捐獻出來,設立“兒童文學園丁獎”,以鼓勵國內(nèi)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老上海人都知道,這在當時是一筆可以在市中心買一棟別墅的巨款。

  陳伯吹之子、曾任北京大學校長的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陳佳洱曾聽父親說,原本是想用這筆錢辦一所學校,但“考慮再三,還是覺得發(fā)展兒童文學更重要”。

  之后的1988年、2014年,“兒童文學園丁獎”先后改名為“陳伯吹兒童文學獎”“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這是新中國首個以知名作家名字命名的兒童文學獎項,也是我國連續(xù)運作時間最長的文學獎項之一。設立于1986年的宋慶齡兒童文學獎和設立于1990年的冰心兒童文學獎,都比“陳獎”更加“年輕”。

  2021年12月,第33屆“陳獎”在上海頒獎。今年開春,第34屆“陳獎”開啟了新一輪的評選征集。

  主辦方介紹,今年在原有的“年度圖書獎”(注:分為文字獎和繪本獎兩類,各評出5部作品)及“特殊貢獻獎”(1位作者)基礎上,新設立“華語新人獎”。

  “一種是青年人的首次作品,一種是成熟作家首次嘗試兒童文學,這兩種都屬于新人獎的參評范圍。”本屆征集評選負責人、原愛閱公益基金會教育發(fā)展委員會主席、童書及兒童閱讀研究專家徐美玲向本報記者介紹,從其他書寫領域“轉(zhuǎn)型”到兒童文學的作家有很多,比如紐約知名廣告設計師李歐·李奧尼(Leo Lionni),“李奧尼50多歲帶孫子坐火車的時候無聊撕了幾塊紙片作為角色編起了故事,后來就成了知名繪本《小藍和小黃》,后來更是帶來一系列杰出作品”。

  “意大利作家、《玫瑰之名》的作者艾柯(Umberto Eco)說過:‘我認為在某種意義上每部小說都是我的自傳。當你虛構(gòu)一個人物的時候,你就會賦予他或她自己的個人回憶!裕覀儦g迎任何跨領域的新創(chuàng)作者,比如建筑師、音樂家、工程師、醫(yī)生、司機等任何有故事且想要表達的人參與創(chuàng)作,希望他們自身不同的經(jīng)歷和背景,能更好地豐富兒童文學的大花園!毙烀懒嵴f。

  “文字獎”擴展到海外華語文學圈 用童書搭建文化溝通之橋

  “陳獎”的繪本獎是國際性獎項,文字獎則面向國內(nèi)作品。今年,主辦方擴大了文字獎的征集范圍,港澳臺地區(qū)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的華語兒童文學作品均可參選。

  童書、兒童文學無疑是增強彼此理解的重要紐帶。徐美玲舉例說:“2020年疫情在全球肆虐的時候,IBBY(國際兒童讀物聯(lián)盟)主席張明舟發(fā)起‘全球抗疫童書互譯共讀’行動,向世界傳播中國兒童在疫情下的生活。該項目獲得廣泛關注,11本中國原創(chuàng)抗疫童書被翻譯成十幾種語言版本,并上線放在78個國家的4.5萬個圖書館中,有些會員國還提交了自己國家的原創(chuàng)繪本!

  中日韓三國發(fā)起的“祈愿和平”繪本計劃則是區(qū)域合作的成功典型。該計劃曾組織創(chuàng)作者在南京研討,該計劃推出的繪本,如中國畫家姚紅創(chuàng)作的繪本《迷戲》,不僅幫助孩子們了解二戰(zhàn)歷史,也將愛與和平的種子埋在了孩子們的心里。

  “處于同一華語文化圈的各個地區(qū),共享一套互通但也存在差異的文化體系,更加容易互相理解。而使用中文寫作的童書無需翻譯就能閱讀和理解,有利于促進華語文化圈內(nèi)的交流、互動。”徐美玲認為,“優(yōu)秀童書作品里包含著一致的價值觀念,比如誠實、友愛、關愛他人、努力……大家痛著相同的痛,愛著相同的愛。在這樣的基礎上,好的作品會超越國界!

  小孩子讀“大文學” 擴展認識自我與感知世界的方式

  20世紀50年代,陳伯吹在《談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上的幾個問題》一文中提出著名的“童心論”:“一個有成就的作家,愿意和兒童站在一起,善于從兒童的角度出發(fā),以兒童的耳朵去聽,以兒童的眼睛去看,特別是以兒童的心靈去體會,就必然會寫出兒童能看得懂、喜歡看的作品來!

  在另一篇文章《論童話》中,陳伯吹提醒創(chuàng)作者不要寫那種“頭疼醫(yī)頭,腳疼醫(yī)腳”、帶有“教育上的狹隘功利主義傾向”的童話。他對于這種宣教式童話有一個形象的比喻:“伸著指頭訓斥式的道德教訓,這正像給一棵青蔥蔥、活生生的小松樹釘上了一個指路標!

  從親自創(chuàng)作到發(fā)掘創(chuàng)作者,陳伯吹一生都在踐行“為小孩子寫大文學”的理念。他筆下那只連一只蝴蝶都捕不到、卻總把“我一伸爪子就逮住了十三個耗子”掛在嘴邊的“一只想飛的貓”,現(xiàn)在依然是很多父母喜歡給孩子講的“睡前故事”。故事里那只常常闖禍、一事無成還嘴硬的貓,明明渾身缺點卻又莫名可愛,孩子看了樂不可支,大人看了也覺得似曾相識。

  “好的作品會兼顧思想性、文學性或藝術性以及兒童的接受能力。”徐美玲說,“陳獎”堅持倡導“為小孩子寫大文學”,而“大文學”不僅僅指啟發(fā)孩子思考人性或者愛上文學藝術等“遠大目標”,也應有包容性,關照不同群體中的個體!氨热,一個害羞的人如果能在書中看到其他類似的人如何發(fā)展自我,他便能以此為榜樣,從而幫助到他自己!

  “大文學”有豐富的內(nèi)涵,徐美玲希望參與本屆“陳獎”評選的創(chuàng)作者可以充分施展創(chuàng)意,“提供創(chuàng)新的文本,可以擴展讀者感知世界、認識世界的方式。我想,這也符合‘為小孩子寫大文學’的宗旨”。

  【個人簡介】

  陳伯吹(1906-1997),原名陳汝塤,上海市寶山區(qū)(原江蘇省寶山縣)人,中國現(xiàn)代兒童文學奠基人,知名兒童文學作家、翻譯家、出版家、教育家。1952年2月加入民盟,同年12月任新中國第一家少年兒童出版社(上海)副社長;1954年調(diào)到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擔任編審,負責編輯中小學教科書,同時任北京師范大學兒童文學教授;1957年5月成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的專業(yè)兒童文學作家和兒童文學研究家。曾任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1924年創(chuàng)作了第一部兒童文學作品《模范同學》(192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時易名為《學校生活記》),先后創(chuàng)作出版《一只想飛的貓》《飛虎隊與野豬林》《摘顆星星下來》《童話城的節(jié)日》《海堤上遇見一群水孩子》《好駱駝尋寶記》等童話、小說和散文作品。(完)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