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河南新聞7月17日電 碧空如洗、驕陽似火。7月15日,參加“2023河南省兩岸青年交流月”活動的臺灣教師團30余人到河南安陽市參訪交流。他們走進殷墟、中國文字博物館、羑里城,探知商朝歷史、領略文字之美、探尋周易文化,感悟安陽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
“好漂亮!從小就在課本上看到過甲骨文,沒想到今天能來到它的故鄉(xiāng)!9時許,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參訪團成員走下大巴車,迫不及待地走向殷墟。在殷墟博物館中,他們詳細了解甲骨文被發(fā)現(xiàn)和學者們研究的過程,感受3000多年前的殷商文化,深入學習了解漢字起源、發(fā)展過程。
結束殷墟的參觀,臺北市教師徐螢蓮激動地說:“郭沫若先生在《訪安陽殷墟》一詩中贊嘆‘中原文化殷創(chuàng)始,觀此勝于讀古書’。確實如此,殷墟有著無比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它不僅讓古文獻中關于殷墟的記載有了實際可考的對象,而且確證了中國古代歷史的新框架。以后我再向同學們講解甲骨文和殷商文化會更具體、更有底氣!
在中國文字博物館內(nèi)參訪團感受到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文字、燦爛的中華文明。在羑里城中,教師團一行跟隨景區(qū)導游的步伐,聆聽著細致的講解,一邊探尋周易文化的源頭,一邊感悟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無論是文王拘而演周易的傳奇故事,還是廣大精微、包羅萬象的周易八卦,都激起了大家的濃厚興趣。他們邊聽邊問邊記,有的還頻頻拿出相機拍照留念。
參觀完中國文字博物館和羑里城,參訪的臺灣青年教師范詠晴動情的說,“那些在歷史課本上面能看到的東西,好像都活過來了,讓我非常的興奮。”。同樣感到振奮的還有嘉義市嘉義女中老師蔡府原,她激動的說,“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本就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在安陽,我看到了中華文明的傳承,找到了自己的根,有一種回到母親懷抱的感覺,真是不虛此行!
據(jù)悉,“2023河南省兩岸青年交流月”活動于7月3日在河南正式啟動。該活動是有河南省臺辦、河南省教育廳、河南省青聯(lián)共同主辦的兩岸青年大型交流活動,2017年首次舉辦以來,已成為豫臺兩地青年交流融合的重要平臺。(安陽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 李愛軍 李連軍)